煅烧炉热修施工方案及技术要点
发布时间:
2025-07-04
煅烧炉热修施工需严格遵循材料适配、工艺规范、安全防护、质量可控四大原则。通过创新材料(如热态修补技术)与精细化施工(如膨胀缝动态调整),可显著延长炉体寿命,降低维护成本。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具体炉型(如罐式、回转式)与环境条件,灵活调整方案,确保长周期稳定运行。

煅烧炉热修施工方案及技术要点
一、核心施工流程
1. 施工准备
- 材料验收:
- 耐火材料:硅砖、粘土砖、高强耐磨修补料(氧化镁基)、磷酸-黏土质泥料。
- 辅助材料:硅质耐火泥浆、石棉绳、耐火浇注料。
- 设备检查:
- 切断电源并验证无电压,悬挂警示标志。
- 检查炉体结构稳定性,重点排查滚圈、托轮、齿圈等关键部件。
2. 分段施工
(1)底部粘土砖砌体段
- 步骤:
- 检查支撑板标高与平直度,从煅烧槽下料口开始砌筑。
- 同步施工预热空气通道与外墙,使用粘土砖与轻质粘土砖。
- 预留膨胀缝(厚度1-3mm),填充石棉绳与耐火泥浆。
- 质量控制:
- 煅烧罐中心线间距误差≤2mm,预热通道实时清扫。
(2)中部硅砖砌体段
- 步骤:
- 砌筑煅烧罐、燃烧火道及隔墙,采用硅砖与硅质泥浆。
- 外部铺设粘土砖保温层,预留膨胀缝(2-4mm)。
- 质量控制:
- 硅砖砌体表面平整度≤3mm,泥浆饱满度≥95%。
(3)顶部粘土砖砌体段
- 步骤:
- 检查硅砖层标高(误差±7mm),进料口截面变化时错台砌筑。
- 埋设件稳固,接缝处用耐火泥压紧。
- 质量控制:
- 顶部砌体标高误差≤5mm,埋设件垂直度偏差≤2mm。
(4)烘炉与保温
- 步骤:
- 顶部砌体完成后进行烘炉,升温速率≤50℃/h,最高温度≤800℃。
- 施工隔热保温层与耐火浇注料,厚度≥100mm。
二、关键技术要点
1. 材料选择
- 耐火材料:
- 磷酸-黏土质泥料:热态维修首选,与硅砖胶结牢固,长期高温稳定。
- 高强耐磨修补料:快速固化,适用于炉衬局部修补。
- 碳化硅砖:耐腐蚀、抗冲击,适用于高温腐蚀环境。
- 密封材料:
- 硅质耐火泥浆(硅砖砌体)、粘土质泥浆(粘土砖砌体)。
2. 安全措施
- 人员防护:
- 配备防晒帽、防紫外线工作服、手套、护目镜。
- 提供充足饮用水(≥2L/人·班),设置临时补水点(间隔≤50米)。
- 设备安全:
- 切断电源并验证无电压,悬挂“禁止合闸”标志。
- 使用通风系统排放危险气体,确保工作区域清洁。
- 应急准备:
- 制定高温中暑、机械故障、电气火灾应急预案。
- 设立应急救援点,配备急救药品、冷敷包、对讲机。
3. 质量控制
- 砌体精度:
- 膨胀缝尺寸误差≤1mm,填料密实无空隙。
- 砌体垂直度偏差≤0.5%,水平度偏差≤1mm/m。
- 材料性能:
- 耐火材料耐火度≥1580℃,高温强度(荷重软化点)≥1400℃。
- 修补料固化时间≤4小时,高温粘结强度≥5MPa。
- 工艺监控:
- 烘炉曲线严格执行,避免急冷急热(降温速率≤30℃/h)。
- 施工记录完整,包括温度、湿度、材料用量等数据。
三、典型案例分析
1. 罐式煅烧炉热态维修
- 问题:火道裂缝导致漏风,影响煅烧效率。
- 方案:
- 使用磷酸-黏土质泥料热态修补,温度控制在800-1000℃。
- 修补后运行6个月无渗漏,寿命延长3年以上。
- 关键点:
- 修补前清理裂缝,宽度≥3mm时嵌入石棉绳。
- 泥料分层涂抹,每层厚度≤20mm,固化后打磨平整。
2. 纯碱煅烧炉滚圈更换
- 问题:滚圈磨损导致炉体跳动,托轮基础下沉。
- 方案:
- 更换滚圈与托轮,调整齿圈座,垫铁规范安装。
- 滚圈端跳、径跳数据验收(≤3.5mm),基础水平度≤1mm/m。
- 效果:
- 炉体运行平稳,振动幅度降低80%,单台炉产量提升15%。
3. 煅烧炉振动治理
- 问题:托轮安装角度偏差导致径向摆动。
- 方案:
- 重新调整托轮角度(与炉体中心线夹角32°),垫铁组高度≤50mm。
- 增设散热片,降低托轮轴承温度(≤70℃)。
- 结果:
- 振动幅度从10mm降至2mm,基础下陷问题解决。
四、施工难点与对策
1. 高温环境作业
- 难点:人员中暑风险,材料快速固化要求。
- 对策:
- 实施轮换作业(连续作业≤2小时),提供喷雾降温设备。
- 使用高温快速修补材料,缩短施工窗口至4小时内。
2. 材料兼容性
- 难点:新旧材料结合不牢,导致二次损坏。
- 对策:
- 选择与原炉体材料相容的修补料(如磷酸-黏土质泥料与硅砖匹配)。
- 施工前清理破损区域,确保界面清洁无油污。
3. 结构精度控制
- 难点:膨胀缝尺寸偏差,砌体变形。
- 对策:
- 使用激光测距仪监控砌体位置,误差实时调整。
- 预留膨胀缝时考虑材料热膨胀系数(硅砖线膨胀系数≈0.4%/℃)。
五、总结
煅烧炉热修施工需严格遵循材料适配、工艺规范、安全防护、质量可控四大原则。通过创新材料(如热态修补技术)与精细化施工(如膨胀缝动态调整),可显著延长炉体寿命,降低维护成本。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具体炉型(如罐式、回转式)与环境条件,灵活调整方案,确保长周期稳定运行。
标签:
上一条
下一条
更多新闻